堅持理論創新(人民觀點)
——把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傳承好、發揚好④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行,就在于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并用以指導實踐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思想的力量,總是能夠穿越時空、歷久彌新。2015年2月,正在陜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延安楊家嶺黨的七大會址。站在當年的會場,習近平總書記深有感觸地說道:“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考驗磨難無往而不勝,關鍵就在于不斷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這一番話,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精辟論述了我們黨“注重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鮮明特色和光榮傳統。
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正確思想指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概括了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的十條歷史經驗,其中一條就是“堅持理論創新”。中國共產黨是勇于理論創新的黨,也是善于理論創新的黨。回望百年奮斗歷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行,就在于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并用以指導實踐。
對待科學的理論必須有科學的態度。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強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不僅來自于對人民的樸素感情、對真理的執著追求,更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之上。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我們黨一路走來,無論是處于順境還是逆境,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同時也要看到,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發展而發展,必須中國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
理論的生命力在于創新。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中國也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一百年來,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相統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創新相統一,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開拓中完成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在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思想的光芒,照亮一個民族走向復興的征程。黨的十八大以來這些年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極不平凡。在領導全黨全國人民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的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非凡理論勇氣、卓越政治智慧、強烈使命擔當,應時代之變遷、立時代之潮流、發時代之先聲,對關系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創立者。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實踐充分證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當代中國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變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論和實踐課題。勇于結合新的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善于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就一定能續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17日 第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