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考古文物中汲取文化養分(金臺隨筆)
從珍貴文物中汲取更多養分,用心體察厚重而充滿活力的考古學科,帶著對歷史的敬意矚望未來
栩栩如生的秦兵馬俑威嚴肅立,寶雞石鼓山商周墓地出土的一大一小青銅犧尊萌態可掬,顏真卿書丹的《羅婉順墓志》筆法遒勁、氣勢磅礴,科學復原后的李倕鳳冠盡顯精美華麗……不久前,陜西考古博物館對外試行開放。考古博物館、考古研究中心、科技保護中心、綜合管理中心和公眾考古中心的精心設置,打通了從考古發掘到保護、研究、闡釋、展示、傳播的學科全鏈條,向公眾全方位展示考古工作。
我國浩如煙海的文獻典籍記錄了中國3000多年的歷史,同時在甲骨文發明以前在中華大地還有1000多年的文明發展史、超過百萬年的人類發展史并沒有文字記載。考古學者將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遺存發掘出土,將塵封的歷史揭示出來,將對它們的解讀和認識轉化為新的歷史知識。據統計,陜西考古博物館展陳的4218組5215件文物中,90%以上都是首次公開對公眾展出。石峁遺址、楊官寨遺址、蘆山峁遺址、梁帶村遺址……這些歷年來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考古發掘項目,也在這里首次大規模、成系統展示。精彩紛呈的“明星”文物,不僅對考古愛好者來說是一場文化盛宴,也可以讓普通觀眾領略蘊涵其中的豐富知識、智慧和藝術。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陜西考古博物館,除了精美文物,還有更多文化元素、科技元素等待觀眾挖掘。蒲城元代壁畫墓、賀家莊車馬坑遺存,被“搬進”博物館展廳,讓觀眾近距離感受文物保護的最新成果;按比例縮小的考古現場文物保護移動實驗室剖面模型,讓觀眾直觀了解先進技術手段在考古領域的實際應用。在幫助人們了解考古發現進展的同時,陜西考古博物館也搭建起聯通觀眾和考古文保工作的橋梁。以考古為主題,從文物的視角解讀遺址,講述屬于考古和考古人的故事,就能讓更多人在走近考古、了解考古的過程中共享遺產保護的成果。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歷史和文明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脈之所維。陜西考古博物館的常設展覽以900多年前的《考古圖》為開篇,勾勒出中國考古學科的演變脈絡。以1921年河南省澠池縣仰韶遺址發掘為起點,中國現代考古學走過了100多年的發展歷程,幾代考古人篳路藍縷、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展現了中華文明起源、發展脈絡、燦爛成就和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為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借助互聯網和新的科技手段,考古和文物走進更多人的視野,經由考古發掘整理出的歷史文物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豐富了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
重器凝萬古之志,典籍匯千載之思。近年來,我國博物館體系布局不斷優化,不僅數量增多,而且質量提高,在文化事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蓬勃發展、日益繁榮的博物館事業,為人們提供了打開歷史視野的鑰匙。認識和了解過去,是為了更好走向未來。從珍貴文物中汲取更多養分,用心體察厚重而充滿活力的考古學科,帶著對歷史的敬意矚望未來,或許是打開考古博物館的最佳方式。
《人民日報》( 2022年05月27日 第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1紀念“兩當兵變”90周年理論研討會…
- 2鞏固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順局面 為推…
- 3陜西省作協舉辦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
- 4五人自駕從上海返西安核酸均陽性 謊…
- 55月21日陜西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
- 6《石峁遺址志》出版座談會西安召開
- 7急難愁盼|疫情防控下小微企業融資難…
- 8陜西省第十四次黨代會5月27日召開…
- 9省第十四次黨代會5月27日召開
- 10西安藍田縣、長安區累計采樣88.0…
- 11陜西新增4例本土確診病例 均在西安
- 12西安市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紀實 | 西…
- 13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調
- 14陜煤智引科技曹家灘煤礦5G+瓦斯智…
- 15多國報告人感染猴痘病例,是否會大范…
- 16陜西2.8萬臺聯合收割機備戰“三夏”
- 17陜西:織牢織密疫情防控堅固防線
- 18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80周年《從延安…
- 19陜西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20“黨的利益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