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高院發布十條措施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人民網西安6月6日電(吳德鋒)6月6日,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為開展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提供司法服務保障的十條措施》《關于進一步加強協作配合為高質量項目推進提供有力司法服務保障的意見》《陜西法院破產審判白皮書》《陜西法院服務保障營商環境優化典型案例》。陜西省高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王麟,省高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趙學玲出席發布會,民二庭庭長李曉鋒參加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新聞發布會現場。 人民網 吳德鋒攝
據了解,會上發布的《關于為開展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提供司法服務保障的十條措施》,從助推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建設、服務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落實平等保護市場主體政策、落實司法為民紓困惠企政策、促進要素合理流動配置、暢通要素優化配置渠道、依法維護市場交易環境、依法保障兌現勝訴權益、大興調研之風提升司法能力、對標全國一流提供優質服務等方面提出十條具體措施。
為進一步加強府院聯動,陜西省高院會同陜西省發改委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協作配合為高質量項目推進提供有力司法服務保障的意見》。意見對全省法院履行職能使命,服務保障高質量項目建設、投產全流程階段,強化高質量建設企業和企業經營者合法權益保護等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以建立健全定期溝通會商、強化重點協作、優化信息共享、強化正向引導等四項工作為抓手,著力增強司法服務保障工作合力。
《陜西法院破產審判白皮書》是對陜西法院破產審判工作的系統總結,從質效提升建立新規范、外部聯動出臺新舉措、服務法治營商環境謀劃新動作、隊伍建設邁上新臺階等四個方面,全面展現了近年來全省法院破產審判工作在助力困境企業拯救、加速“僵尸企業”出清、搭建府院聯動平臺、推動破產審判隊伍與破產管理人隊伍專業化建設等方面的積極探索,明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會上同時還發布了10件近三年陜西法院服務保障營商環境優化典型案例。
附陜西法院服務保障營商環境優化典型案例
案例一 依法認定合同性質,平等保護各方投資人合法權益
——王某與楊某、吳某、某房地產公司、某置業公司股東資格確認糾紛案
一、基本案情
2016年11月14日,某房地產公司因資金短缺與某置業公司、王某(置業公司股東)、楊某、吳某(二人為房地產公司股東)簽訂《協議書》,約定某置業公司向某房地產公司出借5000萬元,借期18個月,年利率18%,由王某為該比借款提供擔保,楊某、吳某將自身持有該房地產公司75%的股權以1500萬元轉讓給王某作為擔保和保障,在借款期內,王某不實際參與某房地產公司正常管理。《協議書》第六條約定“若某房地產公司未按協議約定償還5000萬元本金及利息,楊某應向王某支付2000萬元違約金,同時王某將以持有某房地產公司75%股權的身份,正式全面接管某房地產公司的運營管理......”。因某房地產公司逾期還款,王某多次通知楊某召開某房地產公司股東會議,變更公司法定代表人、選舉執行董事和監事、任免管理人員等。2019年6月27日,楊某、吳某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其與王某系股權讓與擔保關系而非股權轉讓關系,返還股權,確認《協議書》第六條約定無效,王某不享有某房地產公司參與決策、選任管理者、分取紅利等股東權利。
二、裁判結果
省高院審理認為,案涉《協議書》約定的股權轉讓條款的性質應當結合簽約目的、投資人是否行使股東權利、承擔公司經營風險、股權轉讓價格、是否約定股權回購等因素綜合分析,不能僅憑《協議書》約定的股權轉讓的外觀判斷。從簽約目的看,《協議書》約定明確了楊某、吳某轉讓股權的目的在于,為王某給某房地產公司借款的擔保做反擔保和保障;《協議書》約定的股權回購情況表明,王某支付的股權轉讓款是為了提高交易增信,確保某置業公司借款和其以股權轉讓款名義借給某房地產公司的債權能夠充分有效的實現,在符合約定利息收益以及資本金的情況下退出,符合到期還本付息的債權投資形式;從交易的對價來看,讓與擔保中受讓方獲得股權的對價一般為主合同借款的本息或者象征性的股權價格。本案中雖然楊某、吳某提供的《資產評估報告》、《房地產抵押價格初評估報告》不能必然證明《協議書》簽訂時某房地產公司資產總價值超過3.8億,75%股權價值達到2.85億,但是依據常識即可判斷擁有上百畝處于某市核心地段的待開發土地、上萬平方米待售面積的樓盤的某房地產公司75%的股權,讓王某以1500萬元股權轉讓對價獲得明顯不符合常理;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中應當通過穿透式審判思維,查明當事人的真實意思,探求真實法律關系。本案中王某雖不是5000萬元本金及利息的債權人,但其與某置業公司存在的特殊關系,說明某置業公司通過多層套嵌模式,以王某股權投資名義保障其固定收益回報,法院關于《協議書》股權轉讓的條款系股權讓與擔保的事實認定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王某登記為某房地產公司股東,可以參照最相近的擔保物權的規定,認定其具有擔保效力。在主債務期限屆滿后仍未履行的情況下,某置業公司和王某對變價后的股權價值享有優先受償權,但楊某、吳某對某房地產公司享有的股東權利并未喪失。綜上,法院判決確認《協議書》第六條的約定無效。
三、典型意義
平等保護各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是法治精神的核心要義,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本質要求。某房地產公司系陜西省招商引資引入的企業,本案系該公司經營過程中出現資金困難,向某置業公司借款后引發糾紛。本案的審理,就是尊重商事主體的意思自治,正確處理契約自由與契約正義的關系,從合同本義出發,以合同雙方自主設定的權利義務為基點,還原合同本意,得出既符合人民群眾樸素公平正義觀,又遵循商事交易的特點、理念和慣例的審理結果,維護了公司經營的良好秩序,落實了平等保護各方投資人合法權益的理念,收到良好效果。
依法支持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拓寬融資渠道,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人民法院踐行服務大局、公正司法、司法為民工作主線的應有舉措和法定職責。本案的審理,依法維護了雙方通過設定合同義務,實現有效融資的正當訴求,又避免了企業股東因融資而喪失股權的不公平情況出現。本案確定了非典型擔保債權優先受償效力,為中小企業采取獲得直接融資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供了有效范例,真正讓金融要素合理配置到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案例二 法院積極司法作為,依法公正裁判
——某證券公司與某市城投公司合同糾紛案
一、基本案情
2018年6月4日,某市城投公司與案外人某銀行簽訂《承銷協議》,委托某銀行作為主承銷商,采取余額包銷的方式為某市城投公司發行額度不超過10億元的中期票據。2019年8月28日,某市城投公司獲得了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批準的5億元中期票據注冊通知書,涉案中期票據進入正式發行階段。在此期間,某市城投公司與某證券公司于2019年11月15日簽署《財務顧問協議》,約定某市城投公司聘請某證券公司為債券融資顧問,為城投公司本期債券發行事項提供顧問服務,協助城投公司尋找潛在投資者。如債券發行成功,城投公司需以5億元債券為基數,按照一定比例支付財務顧問費用。
2019年11月28日,某銀行將涉案中期票據正式掛交易網發行,確定規模為5億元、期限3年。當日,多家有資質的投資者進行了申購,根據利率市場化從低到高規則,最終確定7家投資者有效認購5億元債券,中期票據發行成功。當天,某市城投公司問詢某證券公司是否有其推介的投資者參與申購,并要求提供申購數量,某證券公司沒有回復具體投資者和申購量。次日上午,某市城投公司再次要求某證券公司提供其推薦的成功申購的投資機構名稱和數量。某證券公司回復稱有約15億元系某證券公司推介投標,最后中標4.7億元。同時,某證券公司給某市城投公司發來《財務顧問費用的確認函》,要求某市城投公司給予蓋章。當日下午,某市城投公司在《財務顧問費用確認函》上蓋章,載明本期債券完成發行,發行規模為5億元,城投公司將按約定向證券公司一次性支付4230萬元的財務顧問費。當日,案外人某銀行將募集的5億元資金劃至該城投公司賬戶。
2019年12月2日,某市城投公司要求某證券公司提交其推介的投資者和申購數量,某證券公司拒絕出具,并表示既然中期票據整體發行成功,依照合同應按全部5億元收取財務顧問費用。此后,雙方未能就上述爭議形成一致意見。某證券公司訴請判令某市城投公司支付財務顧問費4230萬元及違約金。審理期間,法院經調查取證,某證券公司推介的債券認購量為3.2億元。
二、裁判結果
漢中中院審理認為,雙方簽訂協議的目的是在城投公司委托某銀行發行中期票據時,由證券公司對外尋找并推介該中期票據,以便有足夠多的投資者進行認購。根據協議內容,某證券公司的工作是為中期票據尋找潛在的購買者,通過推薦,在發行人與投資者之間牽線搭橋,但不實質介入發行人與投資者的合同,而是處于居中斡旋,因此本案《財務顧問協議》性質符合合同法規定的居間合同法律關系。基于上述關系,計算報酬時應當以實際推介為計算依據。本案中,票據成功發行次日,雖某市城投公司給某證券公司出具的《財務費用確認函》載明,財務費用為4230萬元,但該確認函是以5億元為基數,明顯與調查取證證明的證券公司推介量不符,因此上述《財務費用確認函》內容與客觀事實矛盾,故對其內容不予認定。應當以證券公司推介3.2億元認購量為基數計算報酬,即為2707.2萬元。故法院判決某市城投公司向某證券公司支付報酬2707.2萬元。
三、典型意義
本案中,某市城投公司系省內國有企業,因其在不了解某證券公司實際推介發行中期票據數量的情況下,簽訂了與事實不符的《財務顧問費用確認函》,對方當事人據此主張高額的財務報酬。法院在審理中積極司法作為,查明某證券公司實際推介數量的情況,并依據查明的事實判決由某市城投公司支付相應的財務報酬,做到依法平等保護。并且針對本地企業風險意識不足、法律意識淡薄的問題,法院積極進行了風險防范宣傳、積極引導其提升公司內部治理水平,提高風險防范能力,避免類似風險再度發生。
案例三 弘揚契約精神,倡導誠信經營
——翟某與西安某實業公司合同糾紛案
一、 基本案情
2003年3月25日,西安某實業公司在媒體刊登廣告,稱凡3月28日-4月28日期間購買該公司開發的某小區房產的客戶即享受免收物業管理維修基金(3%的房款)的優惠。2003年4月27日,該公司與案外人王某(翟某之妻)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王某購買案涉房屋。案涉房屋系翟某與王某夫妻共同財產,雙方離婚時協議將案涉房屋歸翟某所有并辦理了《不動產權證書》,權利人為翟某。2006年6月5日,西安某實業公司出具《情況說明》,承諾免收王某的物業管理維修基金3%的房款。后由于西安某實業公司未免收維修基金,翟某于2021年10月28日自行繳納維修基金8042.34元。后翟某訴請判令西安某實業公司向其支付承諾的維修基金12063.51元及利息。西安某實業公司辯稱,從時間上看,其公司2006年向王某作出承諾,在2013年向王某轉交維修基金繳存通知單,據訴訟時已經九年,王某并未向其主張,翟某的起訴已過訴訟時效。
二、 裁判結果
西安中院審理認為,西安某實業公司刊登廣告、出具情況說明承諾免收王某的物業管理維修基金即3%的房款,故應依承諾履行。本案中,翟某與王某離婚時協議將案涉房屋歸翟某所有并辦理了不動產權證書,翟某為案涉房屋的權利人。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計算。西安某實業公司承諾免收物業管理維修基金,而翟某對該公司是否代繳物業管理維修基金并不知情。翟某稱維修基金繳存通知單系2020年4月,由物業公司張貼在案涉房屋門上,并提交了其與西安某實業公司員工發送的短信佐證,且西安某實業公司一直未承擔減免的物業管理維修基金,翟某于2021年10月28日自行交納。不管是從翟某收到交存通知單,還是以翟某實際繳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開始起算,本案均沒有過訴訟時效。翟某有權要求西安某實業公司支付其墊交的物業管理維修基金并支付逾期利息。西安某實業公司承諾免收物業管理維修基金3%的房款,但由于翟某實際繳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為8042.34元,故法院判決西安某實業公司向翟某支付8042.34元并支付利息。
三、 典型意義
誠信原則是我國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是民事主體在民商事活動中均應當遵從的行為準則,也是營造誠信營商環境的本質要求。本案審理中,法院更加注重誠實信用、實質公平和追求和諧,查明西安某實業公司承諾免收物業管理維修基金的真實意思表示,統籌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最終認定西安某實業公司應向翟某支付其實際繳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及利息,在全社會營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圍,推動契約精神深入人心,助力營造法治、誠信的營商環境。
案例四 內外資平等保護,多元方式化解糾紛
——某外國公司與國內某汽車公司著作權侵權糾紛案
一、基本案情
2021年6月8日,某外國公司向法院提起訴訟,稱其系某計算機軟件作品的作者,某汽車公司未經許可使用上述軟件,侵犯了該公司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請求判令某汽車公司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經濟損失及為制止侵權行為而支出的合理費用。某外國公司在起訴前申請保全證據,法院通過訴前保全程序第一時間固定了侵權證據。
二、裁判結果
西安中院在審理過程中,考慮到原告要求被告停止侵權和被告需要繼續使用涉案計算機軟件的矛盾焦點以及案件的涉外因素,法院聯合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絲綢之路仲裁中心選派了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貿仲資深仲裁員、世界銀行集團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調解員、國際法與比較法領域知名專家教授擔任調解員,同法官一道細致入微地為雙方當事人分析利弊,鼓勵雙方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解決當下問題,最終達成了雙方均滿意的調解方案。
三、典型意義
該案是我省首例運用“融解決”機制,由法院與涉外仲裁機構聯合調解的國際商事糾紛案件。法院首先采取了積極迅速的訴前保全措施,保證案件侵權事實的查明。在審理過程中,法院又主動聯合“一帶一路”著名國際商事糾紛解決組織合作調解,在調解過程中,運用了當前先進的線上調解模式,即“保全+審理+調解”的辦案模式,最大程度地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該案積極融入國際商事爭端解決創新發展趨勢,采用“融解決”國際商事爭端解紛方案,是落實中央《關于建立“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機制和機構的意見》的典型示范,為知識產權領域的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提供了示范引領。該案的成功調解對我省的對外貿易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提升了境外投資者對我省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信心。
案例五 府院聯動破解危局,困境破產企業盤活重生
——城固縣某生物科技公司、陜西某生物科技公司、陜西某農業公司實質合并破產重整案
一、 基本案情
城固縣某生物科技公司為國內皂素業較有影響力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后因資不抵債,經營陷入困境。2019年12月,該公司向城固縣人民法院提交了破產重整申請。資料顯示,該公司的土地、廠房、機器設備處于抵押或查封狀態,嚴重資不抵債且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法院審查認為該企業具有破產原因,但產品有市場前景,企業具有挽救價值,如重整成功能夠使其技術優勢繼續發展,更大程度的保護債權人利益,符合企業破產重整案件受理的法定條件,遂于2020年 3月31日裁定受理城固縣某生物科技公司的破產重整申請,并于當日指定了管理人。
二、 審理情況
在審理中,城固縣法院縣政府辦牽頭,經貿、發改、稅務、市場監管等相關職能部門參與的企業破產聯席會議。通過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召開了第一次債權人會議,組成債權人委員會。法院和管理人在債權人委員會上公開重要事項,研判、決策各項重大議題,確保債權人、利害關系人能及時、充分了解案件進程和債務人相關財務、資產處置、重整計劃草案制定等情況,維護了廣大債權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的知情權、程序參與權。此后,法院根據破產管理人的申請,在召開聽證會審查后依法裁定城固縣某生物科技公司、陜西某生物科技公司、陜西某農業公司進行實質合并破產重整。管理人接管企業證照后,及時完成了資產接交、債權核查、職工債權調查等工作。其間,法院先后召開府院聯動會議3次,與部分成員單位就專項問題召開專題會議7次,多次和政府部門領導一起深入企業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在此基礎上,法院啟動投資人招募工作,針對意向投資人的投資信心不足的情況,法院和政府利用各自渠道廣泛招募投資人,分別或共同派員前往意向性單位重點推薦。由于法院和政府的強力推薦和政策支持,陜西某公司簽署《投資協議書》并交納了保證金,使得該案重整投資人得以確定。后經過多方協調,投資人及眾多債權人達成一致,重整方案經法院裁定批準。該起破產重整案通過引進新投資人,采用資金注入、債轉股、留債付息等多種融資方式,盤活資產,化解各類債務,城固縣某生物科技公司三個分廠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170余個,有效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發展。后經管理人申請,法院裁定終結破產重整程序。
三、典型意義
破產法律制度是現代化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法律制度,公正高效有序的破產審判是實現公平清理債權債務,促進市場主體優勝劣汰、優化市場資源配置的重要司法保障,是當前人民法院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重要職責。市場化、法治化破產審判,必然需要進行大量的社會協調工作,這就決定了破產審判工作離不開地方黨委與政府的支持,而發揮“府院聯動機制”是高質量破產審判的關鍵。本案中,法院與政府協同發力,建立破產企業“府院聯動機制”,并貫穿破產審判全過程,共同協調解決破產審判中涉及的民生保障、債務處理、資產處置、稅收優惠、信用修復、社會穩定等問題,使破產重整企業盤活重生,為市場化、法治化辦理破產重整案件、優化營商環境進行了有益探索。
案例六 多措并舉盤活資產,維護各方權益
——某旅游開發公司破產清算案
一、基本案情
某縣旅游度假區項目于2011年通過招商引資由某旅游開發公司建設,項目定位為外部旅游接待和本地居住融為一體新興城區,占地154.26畝。自2011年以來,該公司已開工建設多幢住宅、商鋪用房,建筑面積約70000平方米,在建工程及土地評估價值為13418萬元。2015年初,因某旅游開發公司資金鏈斷裂,復工無望,社會矛盾尖銳,農民工欠薪問題嚴重。2017年4月5日,法院裁定受理某旅游開發公司破產清算一案,并指定某律師事務所為破產清算管理人。
二、審理情況
本案審理中,嵐皋縣法院依法監督并指導管理人完成債務人財產接管,前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調取工程施工及備案資料。為了及時有效的開展工作,管理人立即進駐破產企業接受債權申報和法律咨詢,建立破產清算案債權人工作群,及時發布工作信息,解答債權人的相關疑問。后經債權申報、管理人審查、債權人會議核查、法院裁定,最終確認了債權數額。同時管理人制定了財產處置方案,通過競買的方式處置資產,該方案獲債權人會議全票通過。因該項目爛尾幾年造成討薪、信訪等一系列社會穩定問題,為此,由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人民法院成立了破產案件工作組,針對該破產資產處置,該縣招商局專門出臺優惠政策。隨后,縣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審定資產盤活處置方案,最終由某企業投資收購,破產案件工作組指導管理人協助投資方完善相關續建手續,使資產投資方在資產購買的第二個月即全面復工,目前該項目一期已完工交付。同時管理人就該案債權類型、清償順序制定了《破產財產分配方案》,經債權人會議通過,普通債權的清償率達28%,該方案經法院裁定確認。分配方案執行完畢后,后經管理人申請,法院裁定終結破產程序。
三、典型意義
在破產案件中,如何保護債權人及破產企業職工利益,營造和諧穩定的營商環境,是人民法院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案審理的價值在于通過府院聯動機制,為該項目投資者接盤后涉及的規劃、住建、土管、稅務、水利等相關問題及后期配套服務提供解決方案。使破產企業資產得以盤活,工程債權、職工權益、稅務債權得到保障,普通債權也得到一定比例的清償。另一方面,投資人收購后重新開發建設,推動該項目建設成該縣區域標志性項目,提升縣區人居環境,解決該縣爛尾多年歷史遺留問題,有效保護債權人及企業職工利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案例七 促進行政機關依法履職,保障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某公司訴某縣政府行政行為案
一、基本案情
2018年7月6日,某縣政府向某市“散亂污”企業清理取締辦公室上報了《關于呈報“散亂污”工業企業排查摸底情況的函》,將某公司甄別為被清理取締的企業。同年8月13日,某縣政府向某市“散亂污”綜合整治辦公室上報《關于我縣散亂污工業企業綜合整治方式變更的函》,將某公司由清理取締的對象調整為升級改造企業。2019年6月23日,該縣某鎮政府(以下簡稱鎮政府)與某公司簽定《升級改造類企業整治任務目標責任書》,要求該企業在2019年9月15日之前完成立項、土地手續、規劃手續、環評批復、及安評批復等手續,如未在規定時限內辦理完成,將被認為沒有升級改造空間,在9月30日前自行清理,逾期將由相關部門依法強制取締。2019年9月22日,鎮政府向縣政府出具《關于升級改造企業轉清理取締的情況匯報》,稱某公司在規定時間內無法完成升級改造,且已不具備升級改造能力,現將該企業轉為清理取締,并按照要求“兩斷三清”。2019年10月23日,某縣政府向某市“散亂污”工業企業綜合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報涉案被訴129號函,載明:“……已對全縣摸排上報434戶“散亂污”工業企業整治到位。其中清理取締348戶、升級改造86戶。”后附該縣“散亂污”工業企業完成驗收匯總表,某公司在該匯總表已清理取締的名單中。2019年11月4日,生態環境部等十部委與陜西、山西等省政府聯合下發了《關于印發<汾渭平原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要求某市人民政府等單位按照上述攻堅行動方案執行。該通知的附件二載明,某公司在清理取締的名單中。但某縣政府作出涉案被訴129號函之后,并未對某公司采取“兩斷三清”等措施。某公司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判令某縣政府被訴129號函涉及該公司的行政行為違法。
二、裁判結果
渭南中院審理認為,某公司沒有取得環評批復,符合相關文件中對“散亂污”企業的認定標準,屬于應清理整治的企業范圍。生態環境部等十部委與陜西、山西等省人民政府聯合發布的文件中也將其爐窯列為應淘汰類型。某縣政府作出129號函,明確將某公司確定為清理取締的對象,客觀上對該企業已進行了取締。但該縣政府在將某公司作為“散亂污”企業進行清理取締前,未按照法定的程序對某公司存在“散亂污”問題的相關事實作出認定。在決定進行取締時未依法向某公司告知有陳述申辯的權利以及不服該決定有進行訴訟的權利,違反了程序正當的原則。然而該縣政府按照國務院、省、市文件政策,對某公司屬于“散亂污”企業的認定,總體上符合相關文件規定。雖然存在行政行為缺乏完備程序要件的問題,但并不影響某公司實體權益和重要程序性權利,也不影響行政行為內容的準確性。遂判決確認某縣政府作出的129號函中關于清理取締某公司的行為違法。
三、典型意義
按照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要求,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行為時,應當基于行政程序正當原則,遵循基本的形式、方式、步驟、時限等。本案審理中,法院在認可行政機關執法中應當保障行政相對人程序正當性權利的同時,又為確保行政機關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穩步推進,基于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保障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作出確認被訴行政行為違法的判決。既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亦保障民營企業參與地方發展的積極性與安全感,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案例八 示范審理平行案件,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吳某等人與某制藥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系列案
一、基本案情
2020年10月16日,某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制藥公司)發布公告稱收到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陜西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根據該決定書,某制藥公司存在相關年度報告有重大遺漏、未披露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情況等虛假和誤導性陳述行為,該決定書給予某制藥公司責令整改、警告和罰款的處罰,同時對制藥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及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罰款。吳某等人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其基于對某制藥公司虛假陳述行為的信任投資其股票,期間因此遭受的投資差額損失、傭金和印花稅損失依法應由某制藥公司賠償。
二、 裁判結果
西安中院經審理認為,制藥公司重大關聯交易未披露的行為構成證券虛假陳述,依法應承擔侵權賠償責任。投資人吳某在虛假陳述行為的實施日到揭露日期間買入股票并持有至揭露日,存在投資差額損失,且該損失與某制藥公司的虛假陳述行為之間具有交易和損失的因果關系。經委托中介機構采用專業方法計算吳某的股票買入均價和市場系統風險扣除比例,最終確認其應獲得的賠償金額為投資差額等損失共計25005.86元。一審宣判后,某制藥公司提起上訴。二審期間,某制藥公司撤回上訴,一審判決已生效。
三、典型意義
吳某案系多個投資者訴某制藥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系列案件的首例示范案件。該系列案專業性強,原告投資者眾多,審理難度大。法院突破傳統審判模式,采用示范判決審理機制,在處理群體性證券糾紛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先行審理、先行判決,通過發揮示范判決案件的引領作用,妥善化解平行案件。在吳某案生效判決的示范下,促成后續平行案件中138件當庭和解、當庭給付、當庭撤訴,給付金額600余萬元。該系列案件的審理,不僅初步形成了可供復制推廣的示范判決審理機制,為有效化解虛假陳述等證券類案件引發的群體性糾紛打下良好基礎,還對于促進陜西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和健康發展、切實維護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具有深遠意義,是陜西資本市場法治建設的一大標志事件。陜西日報等多家媒體對該系列案審理進行了廣泛報道。
案例九 保護農業種植戶合法權益,助力鄉村振興
——某椒香合作社與某生物技術公司、趙某買賣合同糾紛案
一、基本案情
2017年原告椒香合作社通過被告趙某與被告某生物技術公司建立合作關系,椒香合作社多次向某生物技術公司出售花椒。2018年3月13日,椒香合作社通過中鐵物流向某生物技術公司交付花椒2000公斤,某生物技術公司應當于2018年3月19日前向椒香合作社支付貨款140000元。2018年4月26日,椒香合作社通過中鐵物流向某生物技術公司交付花椒4200公斤,某生物技術公司應于2018年5月2日前支付貨款309556元。至起訴之日,某生物技術公司全部逾期未付。椒香合作社遂以某生物技術公司與趙某為被告,起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某生物技術公司支付貨款及利息,并判決趙某承擔連帶責任。
二、裁判結果
渭南中院審理認為,椒香合作社向某生物技術公司出售花椒,某生物技術公司已經全部接收,雙方因買賣花椒所形成的合同之債事實清楚,依法應予確認。椒香合作社已履行了交貨義務,某生物技術公司應履行支付貨款的義務。審理中椒香合作社與某生物技術公司均認可貨款共計802656.8元,已向椒香合作社支付353100元。某生物技術公司辯稱趙某系椒香合作社的代理人,向其支付貨款并無不當,但椒香合作社及趙某均否認雙方之間存在代理關系,某生物技術公司亦未提供相關證據。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某生物技術公司向趙某支付貨款449556.8元,屬于履行義務不當。該449556.8元,某生物技術公司可向趙某另行主張。椒香合作社要求趙某對案涉貨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而連帶責任的承擔由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根據查明的事實,趙某并非案涉貨物的買受人,不存在法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情形,且趙某與某生物技術公司之間也無約定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故椒香合作社要求趙某與某生物技術公司對案涉貨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無事實和法律依據。遂判決某生物技術公司支付椒香合作社貨款449556.8元及利息。
三、典型意義
本案為農產品買賣糾紛,當事人一方為花椒合作社,其社員都是椒農,在經濟交往中法律意識和觀念比較淡薄,大宗買賣未簽訂書面合同,已經實際履行了交貨義務,但對支付貨款的賬戶雙方未作明確約定,導致買受人將大部分貨款支付給買賣合同的介紹人,椒農拿不到應得的貨款。法院在審理中全面審查事實,確認合同權利和義務承擔者,依法及時判決,保護了椒農的合法權益。法官也對椒香合作社作了判后回訪,對其在以后的經濟交往中如何避免經營風險、保護和實現自己的權益提出了司法建議。
案例十 創新執行機制,前置執行和解,推進訴源治理
——某信托公司與李某、張某借款合同糾紛等系列執行案
一、基本案情
某信托公司申請執行李某、張某借款合同糾紛一案,該案執行標的43萬余元。法院依法受理后,又陸續收到某信托公司為申請執行人的案件將近200件,且申請執行人有和解意向,但在傳統執行模式下立案后開展和解工作,辦案周期較長。在這種情況下,法院通過執前和解線上直通機制,開展和解工作,促成當事人達成和解。
二、執行情況
西安中院執行該案過程中,充分發揮智慧法院建設成果,開通“執前和解線上直通車”,借助法院訴前調解平臺,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執行和解,從注冊調解平臺發起調解、調解員組織雙方調解、執行案件網上立案到最終執行立案后確認執行和解,全程線上完成。通過執前和解線上直通機制,將執行和解實質性工作前置在執行案件立案前,大幅降低了執行案件辦案用時,案件從申請網上立案到執行和解并結案用時僅2天,為辦理該類案件提供了新思路、新辦法,同時推動建立長效機制,進一步緩解“案多人少”矛盾。最終,該案全部履行完畢。后以某信托公司為申請執行人的多起案件適用執前和解線上直通機制順利達成和解。
三、典型意義
傳統辦案模式下,執行工作尤其是達成執行和解的周期冗長,難以及時兌現當事人勝訴權,不利于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該案辦理過程積極地進行了機制創新,建立執前和解線上直通機制,“委派調解+督促履行+執前和解”三位一體,共同發力,大幅縮短辦案周期,全方位保障當事人權利實現。執前和解線上直通機制以人民群眾日益多元的司法需求為切入點,有效打通制約執行工作良性發展的瓶頸,通過立案與執行部門緊密配合與高效聯動,在現有法律、司法解釋框架內,充分引入社會力量,將執行工作融入社會治理,形成化解糾紛的合力,積極推動訴源治理,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