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享晚年 從心開始
4月7日,在西安市蓮湖區棗園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護工引導半失能老人畫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實現健康老齡化是一個時代課題。如何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更好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健康服務需求?陜西省統籌整合社會資源,在關注老年人身體健康的同時,切實做好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幫助老年人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滿足老年人心理健康需求,推動全省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讓養老成為“享老”。
精神慰藉
養老機構的必修課
《養老機構管理辦法》規定,養老機構應根據需要為老年人提供情緒疏導、心理咨詢、危機干預等精神慰藉服務,并開展適合老年人的文化、體育、娛樂活動,以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4月4日,記者來到西咸新區灃東新城三橋老年公寓,看到10多位8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參加心理沙龍活動。馬玉秀(化名)在沙盤里放了一個小房子模型后說:“我年輕時,一家7口人住在一間泥瓦房里。現在,我的5個孩子分別住在北京、廣州等地,生活條件都不錯。這個小房子表明孩子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焦娜表示:“這些老人經常參加心理健康主題活動,都很樂觀。”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會面臨親友離世、子女獨立等情況,加之肢體機能下降、腦功能衰退以及患慢性病等,容易出現負面情緒,為他們提供精神慰藉服務很有必要。”焦娜表示。
魏國升(化名)剛入住三橋老年公寓時很消極。焦娜通過潛意識投射卡給他疏解情緒,并利用心理繪畫療法和音樂療法幫他走出低谷。經過半年的心理疏導后,魏國升的心態發生了改變,經常參加老年公寓的書法課程學習和合唱團活動。他說:“活好當下,就是幸福!”
“在陜西省養老機構星級評定標準中,老年人的心理/精神支持和休閑娛樂是評定指標的重要部分。”五星級養老機構三橋老年公寓院長何鵬軍告訴記者,養老院的護理員每天至少要陪老人聊天1次,每次不能少于15分鐘,并要隨時觀察老人的情緒和行為變化。心理咨詢師根據護理員的反饋信息,為老人制定個性化的心理咨詢方案。
心理關愛
提供多樣化社會服務
4月7日,記者來到西安市蓮湖區棗園街道三民社區。據了解,該社區已經建設棗園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并設立了7個老年日間照料中心。這些中心以日間照料、生活護理和精神慰藉為主要服務內容,旨在讓老人不出社區就能有高品質的生活。
在棗園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行動不便的老人也能度過豐富多彩的一天。三民社區76歲的王衛華(化名)告訴記者,他因為行動不便,入住了日間照料中心。“家人早上把我送到日間照料中心,晚上再接我回家。我在這里參加剪紙、泥塑、大課間康復訓練等活動,每天都過得很愉快。”
三民社區還設有老年人食堂、活動室、心理咨詢室、圖書室等,讓社區的老人能夠在家門口享受精準的服務。75歲的呂麗華(化名)曾到社區咨詢心理問題,訴說自己生活的苦悶。社區志愿者帶她參加跳舞、唱歌等集體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呂麗華打開了心結,開朗了很多。
三民社區黨總支書記陳曦表示:“我們社區不僅為老人提供了全托、日托和上門服務,還與社會機構合作,開設了老年大學,為社區470位老人打造了‘15分鐘養老圈’,讓他們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近年來,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在西安、寶雞、銅川等地相繼展開。2023年至今,陜西開展了30多場“關愛老人從心開始系列公益”行動,多家單位的心理咨詢師進入醫養結合機構和社區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醫養結合
助老人樂享晚年
整合養老和醫療資源為老人提供醫養結合服務,是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應對老齡化的重要手段。
渭南市臨渭區杜橋醫養中心的老人很忙,每天要參加游戲、朗誦、分享會等活動。該中心主任肖茜告訴記者,這里住的大多是半失能老人。這類人容易產生抑郁和焦慮情緒,老人的營養管理和心理輔導是他們的重要工作。醫養中心設有中醫科、老年病科、康復科及住院部,生活在這里的老人可以實現小病不離床,大病不出中心。
陜西省衛生健康委醫養結合調研課題組負責人朱松梅介紹,2022年起,陜西啟動老年人心理關愛行動,在多個社區和村設置老年心理關愛點,通過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心理健康評估和心理咨詢等服務,幫助老年人解決心理問題,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為了進一步提升醫養結合服務能力,陜西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實施意見》,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社區康復站以及鄉鎮衛生院等進行整合,實現服務功能的互補和銜接。預計2025年,陜西將建成500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中心,為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便利的醫養結合服務。
為了解決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人才緊缺的問題,“十四五”時期,陜西將大力開展醫養結合領域培訓,通過拓寬院校培養與機構培訓相結合的人才培養培訓路徑,加快培養老年醫學、護理、康復、安寧療護、全科等醫學人才,計劃培訓老年醫學人才千余人。(杜瑋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