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地鐵”開啟古城新時代
西安地鐵10號線水流站站臺(9月30日攝)。
“坐在無人駕駛的地鐵車廂里,車廂外是呼嘯而過的光影隧道,車廂內是悠揚的報站背景音樂《蒼蘭訣》,這一刻感覺歷史和科技深度交織。我們仿佛穿越時空,來到了盛唐。”9月28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的胡樂迪和家人乘坐西安地鐵10號線時有感而發,“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新一線城市,西安不僅歷史文化底蘊厚重,還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道路上闊步前行,展現出強勁的實力與廣闊的發展前景。”
地鐵既是城市綜合立體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從2011年9月西安地鐵首線開通,到2020年12月“3線齊發”,再到今年9月實現11條地鐵線路開通運營、運營里程達到353千米,西安地鐵全線網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智慧車站”助力服務水平再提升
“您好,我是智能云站務員‘青青’,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9月28日,西安地鐵6號線郭杜西站一位特殊的站務員,吸引了乘客許君民和5歲的女兒。
作為一款結合人工智能與虛擬真人形象的高科技產品,“青青”兼具觸摸屏幕操作和語音交流操作模式。當有乘客靠近它時,可視屏上會自動顯示智能云站務員形象,乘客提出問題時系統會自動判斷語義,并定位到對應的業務界面。乘客點擊屏幕上的“換乘查詢”“票價查詢”“首末班車時間”“線網圖”等按鍵,系統可跳轉到相應的功能頁面。
“像‘青青’這樣的‘黑科技’,在西安地鐵站還有很多。”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運營分公司運營三中心副經理楊洪介紹,“作為國內首條全線采用智慧安檢系統的地鐵線路,西安地鐵6號線通過智能識別、智能判圖、集中判圖、智能聯網等技術,可實現人、物智能同檢。同時,供行李通過的檢測儀出入口加裝了監控,確保市民乘客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科技創新”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
“平時開車出行可以用手機導航,輕松避開‘紅色路段’,現在地鐵‘客流監測預警系統’也實現了這個功能。西安地鐵以‘智慧地鐵’為發展目標,依托前沿技術,創新打造并推出了‘客流監測預警系統’,讓地鐵運營更安全、市民乘車更高效、運營服務更智能。”楊洪說。
“現在地鐵車站的‘智能客服中心’功能太豐富了,盡管對老年人來說操作起來還有些困難,但它特別暖心地設計了‘召援’按鈕,一按就有工作人員來提供服務,特別人性化。”72歲的董桂辛說,西安地鐵的裝修越來越精致,不僅融入了歷史文化元素,還充滿了科技感。
今年4月30日,西安地鐵客運量491.7萬人次,這和西安地鐵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密不可分。2023年初,陜西軌道交通集團與西安交通大學聯合組建了軌道交通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該研究院是企業作為投資主體、管理主體、需求主體、經營主體,與高校聯合打造的“四主體一聯合”新型科技創新平臺,首批公布的車輛牽引與智能運維、信號與智能調度、智慧服務等5個研究方向,涉及33個城市軌道交通科技創新項目,由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負責科創項目研發應用的全過程管理。
“研究院成立以來,各項目進展順利。依托科技力量,西安地鐵將為廣大乘客營造更智慧舒適的出行環境。”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技術中心主任、軌道交通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趙跟黨介紹。
“建設提速”力促城市化進程加快
9月28日,在西安市高陵區渭陽九路,由中鐵隧道局承建的西安地鐵10號線高陵主變電站送電工程(進線部分)子單位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
“今年5月,公司完成正線四站四區間一出入場線主體及附屬結構16個子單位工程驗收。9月4日,公司完成涇河主變電站、高陵主變電站及涇河主變電站送電工程(進線部分)子單位驗收。目前僅剩高陵主變電站送電工程(進線部分)子單位工程(榆楚變—渭陽八路段、渭陽九路段)正在施工。”中鐵隧道局西安地鐵10號線3標項目部項目經理于天永說。
貫通東西,連接南北。如今,地鐵將西安東西南北緊密相連,形成這座千年古都新的交通脈絡,正向著進一步提升乘客乘車便捷化、舒適化和智能化水平大步邁進。隨著地鐵沿線一個個新商圈悄然興起,高效運轉、逐漸織密的西安地鐵線網讓這座新一線城市的發展空間不斷拓展。(楊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