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0%-40%的視力損害是由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慢性病造成的。”6月6日,全國愛眼日,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組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在線訪談欄目中指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口的增多導致相關慢性病患者變多,為我國的國民眼健康和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壓力。
據了解,我國糖尿病患者已超1億,且仍在快速增長。北京同仁醫院眼底科副主任佘海澄介紹,糖尿病會導致視網膜小血管缺血,人體代償后會在視網膜上長出新生血管,這個新生血管又不正常,有時候會出血,一旦出血就會有大片的血擋在視網膜前,這樣患者就看不見了。出的血和原有的新生血管在一起繼續發展,會產生增殖膜,增殖膜牽拉發生視網膜脫離,患者就會導致失明。有其他組織產生新生血管的話,患者會發生新生血管青光眼,也會導致失明。
然而,糖尿病患者發生上述危險都是在疾病晚期,佘海澄說,糖尿病對眼部健康的早期危害患者很難感覺到,因為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血管在早期因為通透性增高會發生滲漏,滲漏會出現水腫,視網膜出現小的滲出點或者小的出血點,這些變化患者可能都感受不到。隨著病情的加重,視網膜進一步水腫,如果這個水腫發生在視網膜的正中間,患者就會視力下降。如果滲漏繼續進行,就會導致視網膜小血管缺血、長出新生血管,從而加大失明的風險。
佘海澄強調,糖尿病患者如果等到視力下降再去醫院檢查,就已經是疾病晚期了,所以應該關口前移,如果患者被診斷為糖尿病,就要定期去眼科做眼底檢查,以便在真正出大問題之前讓醫生發現。
如何預防糖尿病對眼部健康的損害?佘海澄說:“首先也是最根本的,要控制血糖,因為視網膜的改變只是糖尿病引起的全身并發癥之一。糖尿病是沒法治愈的,但是通過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緩并發癥的發生”。
其次,佘海澄建議,一旦確診了糖尿病,一定要定期檢查眼底。因為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病變是與患病的年限有關的,有時候即使患者自覺血糖控制得非常好,但如果患病的年頭很長,還是會發生視網膜病變,特別是當糖尿病患者患病超過10年時,大多數患者眼底都會出現視網膜病變,“病變比較輕的時候不一定影響視力,醫生會及時告訴你,這樣的情況只要定期觀察、控制好血糖就可以”。
佘海澄進一步解釋說,當視網膜病變缺血到了一定程度,醫生通過檢查發現快要視力下降但還沒有下降,“我們就能通過治療降低視力下降的概率。醫生能做哪些治療呢?比如我們發現已經很缺血了,快要長新生血管了或者剛剛長出新生血管,但是視力并沒有下降,我們會給視網膜打激光,這樣絕大多數患者就不會發展到出血、失明這個階段。如果確實已經發生出血了,已經視力下降了,醫生發現適合做手術了,就可以通過手術治療”。
此外,由于糖尿病患者在病程的各個階段都有可能發生黃斑水腫,醫生可以通過往眼內注藥來緩解黃斑水腫,改善患者的視力。 總之,糖尿病患者是要通過控制血糖,并且定期檢查眼底,以便眼科醫生能夠在最早階段阻止眼底病變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