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向美而行(評論員觀察)
推動城市更新,不僅要有“拆建修補”的物質變化,也要有“以美育人”的精神追求
在保護和延續城市文脈的基礎上實施城市更新,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感受文明,才能讓美和活力在城市里充分涌流
在上海,雕塑、插畫、攝影等公共藝術作品走進社區,融入生活空間,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藝術之美;在北京,工業遺存在城市更新中轉型為文創園區,為城市社區帶來不一樣的工業之美……近年來,各地在城市更新過程中,讓文化進入生活,讓藝術點亮生活,彰顯了城市更新的美學維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發揮美術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術元素、藝術元素應用到城鄉規劃建設中,增強城鄉審美韻味、文化品位,把美術成果更好服務于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需求。”作為城市的基本單元,社區既是城市更新的關鍵環節,也是社會美育的重要空間。通過歷史文化的傳承、專業人士的設計、社區居民的參與,把美的種子播撒在人們身邊,有助于讓城市形成自己的美學風格,塑造有格調有溫度的公共文化空間。
“十四五”時期,我國城鎮化率仍將處于快速增長區間,城鎮化建設將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是“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的重大工程項目,也是適應城市發展新形勢、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推動城市更新,不僅要有“拆建修補”的物質變化,也要有“以美育人”的精神追求。在這個意義上,城市更新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工程,既包括物理空間的迭代更新,也包括文化空間的發展升級。小到建筑形態、城市色調,大到規劃設計、城市治理,都會受到人們美學素養與審美水準的影響。社會美育水平的提升,關乎城市的發展質量,更關乎發展的人文內涵和居民的生活體驗。
在保護和延續城市文脈的基礎上實施城市更新,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感受文明,才能讓美和活力在城市里充分涌流。曾經,一些城市在規劃和建設方面未能充分尊重城市個性,出現“萬樓同形”“千城一面”的現象,城市文化特色消減,城市辨識度下降。如今,越來越多的地方正在通過城市更新,形成并彰顯審美主張。廣州通過微改造,活化多年破敗的永慶坊,使之成為葆有西關風情的歷史街區;成都在大學路保留建筑的民國風和當地特色元素,并運用科技手段,打造可瀏覽、可互動的展覽漫步道,讓參觀者欣賞美麗街道的同時了解華西壩歷史……實踐證明,處理好現代和傳統、發展和保護的關系,才能從缺乏個性的“整齊劃一”走向保留特色的“參差多態”。
城市更新向美而行,除了通過有形的城市規劃、城市建設,還要靠無形的人文關懷和文化涵養。城市更新中的社會美育不僅創造美,也回應公共需求,幫助城市和居民發現美、留住美。比如,北京、上海、青島等城市此前出臺措施,對一些景觀道路實行“落葉不掃”,體現了回應市民呼聲的精細化管理;合肥在城市零散地塊建設、改造“口袋公園”,讓居民“推窗見綠、推門見景”成為可能;哈爾濱在冬天對市內主要公園的綠地進行“留白”,保留非公眾通行區域的積雪,增添冬情雪趣……在保障城市安全有序運行的基礎上,更多考量居民的需要,才能真正把城市更新中的美育做到居民心里,使城市美學附加值更高,居民獲得感、歸屬感和認同感成色更足。這也是“人民城市為人民”和“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內在要求。
一座舒適宜居、別具一格的現代城市,一定有著自己的城市內涵和美學特色。當社會美育成為城市更新和城市發展的價值理念和共同行動,可以期待,城市將不僅僅是生存空間,更是我們可以詩意棲居的美好家園。
《人民日報》( 2021年11月11日 第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