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物保護利用強國不斷邁進(人民時評)
文物不僅屬于我們當代人,也屬于子孫后代,是激發民族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凝聚起愛國奮進力量的重要源泉
文物保護水平全面提升,文物蘊含的中華文化基因得到更好挖掘闡釋,革命文物保護管理運用體系基本健全……前不久印發的《“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提出全面加強文物保護研究利用,并作出相關部署,將有力推動我國實現從文物資源大國向文物保護利用強國的歷史性跨越。
中華大地上燦若星辰的文物資源,是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據統計,我國目前有不可移動文物76.7萬處、國有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守護并利用好這些文物資源,意義重大,責任重大。“十三五”時期,我國文物保存狀況持續改善,文物領域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取得重要進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全面加強,文物活化利用不斷深入,文物保護的社會共識逐漸加深,文物保護法律制度日臻完善。在此基礎上,此次印發的《規劃》從多個層面入手,進一步探索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當前,文物活化利用不斷深入,激發出歷史文物資源的生命力。“十三五”時期,全國博物館每年舉辦展覽2萬多個,文物主題節目《如果國寶會說話》《國家寶藏》等廣受歡迎,世界文化遺產地年接待游客超3億人次,文創產品引領“國潮”消費新時尚……讓文物“活起來”,推動了文物保護常識的普及和文物保護意識的提升。根據此次印發的《規劃》,“十四五”時期,全國備案博物館數量預計達到6500家,年舉辦陳列展覽數量預計達到3萬個,年觀眾人數預計達到14億人次。“文物熱”“博物館熱”“文創熱”等將呈現更加多樣的形態,以文物為主題的研學和旅游將給人們帶來更好的體驗。
隨著《規劃》的實施,我國文物科研和文物科技創新也將迎來新發展。“十三五”時期,我國重大考古發現不斷,考古科研成果豐碩,4260項考古發掘項目有序開展,浙江良渚、陜西石峁等一批重要遺址實證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海昏侯墓等發掘保護備受關注。根據《規劃》,“十四五”時期,考古和文物保護領域的基礎研究、跨學科研究、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等都將得到加強。文物機構數量預計將達到1.22萬個,考古從業人員數量預計達到1萬人,同時將持續加強基層文物保護研究隊伍建設,文物機構從業人員預計將達19.5萬人,從而更好解決基層文物單位人手短缺等問題。
文物不僅屬于我們當代人,也屬于子孫后代,是激發民族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凝聚起愛國奮進力量的重要源泉。努力實現從文物資源大國到文物保護利用強國的歷史性跨越,文物事業必將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共筑中國夢磅礴力量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人民日報》( 2021年11月22日 第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1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 2陜西新增兩院院士六人外籍院士一人
- 3陜西靖邊:冬日丹霞別樣美
- 4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
- 5珍惜歷史經驗 爭取更大榮光
- 6深刻認識“兩個確立”極端重要性 更…
- 7陜西省各地各部門認真傳達學習黨的十…
- 8陜西省秦創原留學人員聯盟成立
- 9牢記初心使命,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答卷…
- 10敘寫新時代中國兒童故事(文學聚焦)
- 11西北工業集團黨委:蹚出“黨建+安全…
- 12“電小二”來了!供電給力 菌香四溢
- 13陜西省9部門聚力農村供水保障
- 14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奮力前行
- 15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中央第三督導組…
- 16“幸福林帶”享幸福
- 17引漢濟渭秦嶺輸水隧洞建設奏響貫通“…
- 18全運會帶動群眾體育新發展
- 19陜西開通“12359”文物違法舉報…
- 20陜西培育千億富硒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