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高中生自慰免费观看唯美清纯,欧洲婷婷av一区免费看,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国产成人无码影片在线观看

人民網
人民網>>陜西頻道>>人民網看陜西

延安魯藝:長歌更有后來人

張鐵 龔仕建 馬盛楠 王麗
2024年01月03日11:01 | 來源:人民網-陜西頻道
小字號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的展廳,一首首貼在墻上的歌詞,將人們的思緒再次拉回那段永不遺忘的歲月,參觀的人們情不自禁合唱起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

86年前,在抗戰救亡的時代大背景下,魯迅藝術學院誕生(以下簡稱魯藝),成功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文藝人才,創作了《黃河大合唱》等眾多經典文藝作品,匯聚起四萬萬中國人眾志成城的精神力量。

86年來,魯藝精神傳承發展,一代又一代文藝工作者,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為人民放歌。

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舊址。人民網 王麗攝

丹心作弦骨作笛 吹角聲聲山河氣

站在東山頂上鳥瞰延安魯藝文化園區,魯藝教堂高聳入云,延安文藝紀念館宏偉典雅,東山革命文藝家館群錯落寧靜。

如果時間的指針倒回1938年,延安。彼時,風雨飄搖,黃河怒吼,抗戰形勢緊迫。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所革命藝術學院,魯藝在抗日烽火中成立。僅在延安辦學7年就培養學生近700人。課堂設在狹小的窯洞,教員僅有50余人。

星火燎放藝原,吹角聲聲里,赤心付簫劍。

就是在這里,20歲的賀敬之寫出了《南泥灣》《翻身道情》;30出頭的冼星海譜寫了《軍民進行曲》《黃河大合唱》;一群平均年齡約25歲的年輕人,寫下了歌劇《白毛女》;還有一張張反映人民生活與斗爭的年畫、連環畫、木刻,至今光芒熠熠。

魯藝紅領巾講解員為游客演出《兄妹開荒》。延安魯藝文化中心供圖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魯藝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具有遠大理想、豐富斗爭經驗和精湛技藝的文藝工作者,更在革命斗爭實踐中鑄就了“愛國為民、團結奮進、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思想內核。

抗戰勝利后,根據中共中央戰略部署,魯藝師生組成文藝工作團陸續奔赴東北、華北、華南等主要根據地和解放區。1949年7月,第一次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在北平召開,來自延安以魯藝為主的解放區文藝工作者與國統區文藝工作者勝利會師。“中國人民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在延安文藝紀念館廣場上,20余條射線圍繞著魯藝這顆文藝“紅五星”延伸。

在新中國文藝發展的道路上,從魯藝走出的藝術大師、文化巨匠、文化單位組織領導者等分布在九州大地,陸續建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要文學藝術院校、劇院等傳承機構,構建起新中國文藝建設發展的脊梁。

鼓角爭鳴聲已去 初心不忘曲不息

文藝為了誰?又怎么為?

延安文藝座談會后,堅定了文藝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方向,“小魯藝”走向廣闊天地的“大魯藝”。

“只要還有一口氣,爬也爬到延安城”,一手拿槍一手拿筆死而無悔的報國之心,幫助老鄉搶救莊稼的為民情懷......《白毛女》《南泥灣》《地道戰》等經典,獲得了軍民同心、革命戰士決心、革命隊伍凝心、人民群眾歡心的彪炳史冊的輝煌戰果。

魯藝宣講隊走進延安市寶塔區趙家岸村。延安魯藝文化中心供圖

到群眾中去!

在如今的延安,文藝人才輩出,文藝工作者深入貫徹落實“10·15”講話精神,積極弘揚魯藝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出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精品力作,充分謳歌時代、謳歌生活、謳歌人民。

11個延安市屬文藝家協會有國家級會員187人、省級會員1085人、市級會員3521人。他們走進農村、社區、軍營、學校、廠礦、機關等送藝術送歡樂送慰問,直接服務基層群眾2萬多人次,深受老百姓喜愛;陜北民歌系列微電影《東方紅》《蘭花花》等榮獲36項國際國內電影獎;推出了《百年暢想》《守望》《情系陜北》等大批原創優秀音樂作品。

“近年來,我們還深挖內涵,拓展文化傳播,推出《新中國文藝從這里走來》等一批主題鮮明的專題展覽推向全國各地;立足央視主媒,三年來推出十幾檔專題系列節目,央視《開講啦!》《人民的文藝》《延安記憶》《延安印跡》等專題片和系列短視頻,用藝術視角闡釋延安精神的時代價值。”延安魯藝文化中心工作人員說。

古琴七弦通心意 長歌更有后來人

在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1周年的日子里,在延安大劇院,當舞蹈詩劇《楊家嶺的春天》大幕開啟,寶塔屹立的“延安風景”映入眼簾。臺上,版畫串聯著動人的劇情,舞姿讓歷史光影搖曳鋪展,臺下,不少觀眾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觀眾李同學說道:“我是在延安上學的學生,楊家嶺的故事我之前有了解,《楊家嶺的春天》通過舞蹈的形式把歷史進行串聯,非常感染我們青年的一代”。

《楊家嶺的春天》演出現場。延安魯藝文化中心供圖

以歌鑄魂,以舞強魄。魯藝的“人”“物”“事”“史”,在時光中淬煉的精神品格,正是開展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動的教科書和資料庫。

近年來,立足這一精神“富礦”,魯藝深耕打造文藝經典黨課、系列專題課,開展革命文物資政育人教育培訓工作:

策劃“走出魯藝,傳播魯藝聲音”宣傳活動。先后走進西安市直機關、西安翻譯學院、西安石油大學、西安工業大學、陜西科技大學、漢中市、安康市政府等機關學校16次;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打造精品思政課程,推出《南泥灣情景教學》《刻刀與戰火》等八堂小學思政課,并制作成線上課程。

同時,依托資政育人和文化惠民陣地,組建師資隊伍,突出“專精特優”特色,打造文藝黨課,推出實踐體驗課程。在全市10多所小學成立了魯藝小小宣講團。

“挖掘好、傳承好、弘揚好延安珍貴的文化資源,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也是魯藝傳承人的使命和擔當。我們要弘揚延安精神,傳承魯藝薪火,為推動新時代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延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宏蘭說。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慷慨激昂的旋律再次響起,金戈鐵馬已遠去,人民文藝的光芒卻永不黯淡。今天,我們再談起魯藝,致力在更宏大的時代敘事里,長歌不歇。

統籌:張鐵

策劃:龔仕建 馬盛楠

文字:王麗

視頻:孫挺 李志強

(責編:白鴿、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