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凍”要因人而異(服務窗)
“春捂秋凍”是一句民間預防疾病的諺語,是指在初春時天氣逐漸轉暖,不要急于脫掉棉衣,適當“捂”一點;在初秋時,也不要剛有點冷就穿太多,適當“凍”一點,這對于身體健康是有好處的。當下已過處暑節氣,天氣逐漸變涼,晝夜溫差變大,“秋凍”如何因人而異,如何科學“秋凍”?記者采訪了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肺病(呼吸)科主任醫師樊茂蓉。
樊茂蓉介紹,進入秋季,天氣轉涼,人體陽氣漸弱、陰氣漸長。此時不宜增添太多衣物,讓身體逐漸適應寒冷天氣,有利于陽氣的潛藏和陰氣的生長。
“但‘秋凍’不是盲目挨凍,而是要隨著氣溫的降低逐漸增加衣服。”樊茂蓉說,初秋暑熱未消,氣溫在15—20攝氏度時,早晚人體能感受到一些涼氣,此時不要著急添加過厚衣物。仲秋即中秋節前后,氣溫下降,雖涼卻不甚寒,是“秋凍”的較佳時期,尤其青壯年,添加衣物要適當,以免身熱汗出,傷陰耗氣。
需要注意的是,晚秋時,早晚溫差大,當一早一晚戶外氣溫降低到10攝氏度時,就應該結束“秋凍”。特別是秋冬交接之際,常常有強冷空氣侵襲,此時若再強求“秋凍”,不但不能預防疾病,還容易惹病上身。
“秋凍”也要因人而異,并非所有人都適合。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不太適宜“秋凍”,這部分人群的呼吸道防御功能較差,氣管和支氣管在寒冷刺激下會產生痙攣,使原有的咳嗽、喘息等癥狀加重或容易誘發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急性發作。尤其是哮喘患者,對環境溫度變化非常敏感,應注意保暖。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也不太適宜“秋凍”。低溫環境容易誘發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或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
另外,平素怕冷、手腳冰涼、容易腹瀉等氣虛、陽虛體質的人群也不太適合“秋凍”,應避免過度耗損陽氣。特別是老年人和兒童御寒能力弱,應注意隨著氣溫變化適時增減衣物。
掌握好“秋凍”進行養生保健,還要關注身體不同部位。樊茂蓉提醒,有些身體部位不能“凍”,反而要注意保暖:
頭頸部不能凍。若頭頸部受風受寒,向上會導致血管收縮,不利于腦部供血,容易誘發頭痛等疾病;向下會使足太陽膀胱經受寒,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
肚臍不能凍。寒涼之氣通過肚臍侵襲人體內部,刺激胃腸道,容易引發腹痛腹瀉;女性腹部受涼還會誘發或加重痛經,導致月經不調等。
膝關節不能凍。受涼是關節炎發生和加重的誘因之一,寒涼刺激會加重關節炎患者關節的腫脹和刺痛癥狀。
雙腳不能凍。“寒從腳下生”,人的五臟六腑在足部有相應的敏感區或反應點。若腳底受凍,可反射性地引起相關部位的毛細血管收縮。腳底神經末梢豐富,受凍之后,易使身體抵抗力下降。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29日 1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