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總書記的新春牽掛——
“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精準扶貧‘瓦吉瓦’(好得很)!”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說。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海拔2500多米的彝族村寨。進了吉好也求家,掀開床褥,摸摸被子,看看夠不夠厚實——我一直牽掛著彝族群眾,看著你們生活一天一天好起來,很高興,希望孩子們都能過上幸福生活。
“總書記踩著冰碴碴來咱山溝溝,說來看看你們,嘮嘮家常。”山西臨汾汾西縣段村村民蔡文明說。
2022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老蔡家的平房小院,慢慢聊,細細問。聽到日子越過越好,總書記說:“共產黨就是給人民辦事的,就是要讓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一年比一年過得好。”
“新年之際,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他們吃得怎么樣、住得怎么樣,能不能過好新年、過好春節。”
“每到群眾家中,常會問一問,還有什么困難,父老鄉親的話我都記在心里。”
…………
黨的十八大以來,每逢新春佳節,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頂風冒雪、跋山涉水,來到人民群眾中間。從塞外邊陲到革命老區,從城市社區到民族村寨,推開一扇扇百姓家門,問生計冷暖,察民情民愿,講惠民政策,送新春祝福。
關山內外,千里萬里。駐足處,溫暖牽掛抵人心。
困難群眾生活怎樣,農民工工資待遇如何,菜市場節日供應充足嗎,高齡老人吃飯問題咋解決,環衛工人工間歇息怎么辦……非凡十年,融融春光里,一個個微鏡頭,一句句家常話,緊緊連著領袖心、百姓心。
牽掛在心——
“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常懷憂民、愛民、惠民之心”
一張照片,定格溫暖。
2022年1月26日,漫天風雪中,習近平總書記去看望受災的山西臨汾霍州市師莊鄉馮南垣村村民。
馮南垣村人記得真切,那天,總書記一下車,就站在大雪中聽取全省受災情況、恢復重建情況匯報。
“損毀房屋都修好了嗎?”
“冬小麥補種情況如何?”
一邊聽,一邊問。帽子上,覆了一層雪。
面對圍攏過來的鄉親,總書記說:“我今天到山西來,主要是關心去年災情對大家生產生活造成的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村民師紅兵家,順手掀開墻邊一溜大缸的蓋子,一一觀瞧;轉到儲藏室、廚房,打開冰箱,掀開鍋蓋;看完吃的,看住的;察看完年貨,洗洗手加入霍州年饃制作……
風雪中的足跡,刻錄下沉甸甸的承諾。
2014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錫林浩特市楚古蘭街道愛民社區考察時指出:“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為群眾排憂解難。”
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赴四川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指出“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常懷憂民、愛民、惠民之心”。
群眾為重,民生為本,是新春考察的不變主題。千千萬萬基層勞動者、普通老百姓,是總書記心中最牽掛的人。
困難群眾的生活冷暖,掛在心頭。
隆冬,被重山密林包圍的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伊爾施小鎮,銀裝素裹。
林業職工郭永財家靠墻的柜子上,總書記與老兩口的合影擺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總書記進家門后,察地窖,摸火墻,看年貨,坐炕頭,詳細了解我們一家人的生活。”郭永財老伴馮秀華記憶猶新。那是2014年1月26日下午,總書記表示,快過春節了,知道你們有困難,特地來看望你們。
看到郭永財等群眾住房還比較困難,總書記叮囑當地干部,要加快棚戶區改造,排出時間表,讓群眾早日住上新房;要做好慰問困難群眾工作,讓每個家庭都過好節。
一村一寨、一家一戶、一點一滴。目光的落點,始終在人民。
最為迫切的民生期盼,掛在心頭。
一瓢水,感人心。
2013年2月,在甘肅定西渭源縣元古堆村,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村民馬崗家破舊低矮的土坯房,從墻根水缸里舀起一瓢水,嘗了嘗,苦咸水的滋味讓他眉頭緊鎖。那次,總書記專門來到引洮供水工程工地現場,叮囑當地和隨行的有關國家部委負責同志說“民生為上、治水為要”。
民生小事,“國之大者”。群眾飲用水問題,牽動著總書記的心。
2020年1月,云南騰沖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在村民李發順家,總書記特意擰開水龍頭,試試自來水;
2021年2月,貴州畢節黔西縣新仁苗族鄉化屋村,總書記走進村民趙玉學家,從客廳、廚房到衛生間,看得仔細,“做飯用電,電費貴不貴?有了自來水,洗澡都有熱水吧?”
…………
“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
枝葉關情。
節日假期,“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充不充實,念茲在茲。
“菜價漲了沒有?”“本地菜多不多?”2013年春節前夕,赴甘肅看望各族干部群眾的習近平總書記特地來到蘭州市城關區五泉菜市場。站在攤位前,總書記一一詢問白菜、洋芋、西紅柿、洋蔥等蔬菜價格。
2021年2月4日,總書記來到貴州貴陽市觀山湖區合力惠民生鮮超市,水果、蔬菜、熟食、肉類、土特產……一路走一路察看。總書記強調,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確保百姓過年安心、放心、舒心。
新春佳節,“一老一幼”,生活學習有沒有保障,放心不下。
云南騰沖司莫拉佤族村,習近平總書記同李發順一家六口圍坐在一起,關心地問:“老人家身體都挺好吧?看病有沒有保障?”
陜西延安楊家嶺福州希望小學,總書記關切詢問教師待遇如何、孩子們營養午餐落實得怎么樣。總書記拿起一本《走復興路 圓中國夢》的漫畫書,邊看邊說:“這個好。要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宣傳中國夢,從小學就進教材進課堂。”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而今的師紅兵,日子舒心:“我想向總書記報告,現在住著新房子,種著大棚菜,經營著農家樂,日子好得很。”
9年過去,馮秀華感念至深:“退休金漲了,醫保跟上了,就盼著總書記再來咱家看看。”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群眾的困難在哪里,群眾的渴盼在哪里,總書記就在哪里。總書記在哪里,群眾的笑聲就在哪里,濃濃的暖意就在哪里。
不忘初心——
“中國共產黨的追求就是讓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
大涼山連綿起伏,深山里的三河村換了模樣。
冬日暖陽鋪灑在吉好也求家的院子,掃房子、辦年貨,全家忙著迎新春。
“感恩總書記!感恩好政策!”這個彝族漢子掰著手指頭,說起新變化:泥巴路成了柏油路,土房子成了磚瓦房,廂房里開了間小超市,院子里還養著牛,年收入過萬元。
2018年春節前夕,沿著一段上坡路,深一腳淺一腳,彎腰經過低矮的院門,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他家。
“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
總書記的話語讓吉好也求眼眶一熱,“聽了總書記的話,干勁足足的,我一定能闖出名堂。”
大涼山,曾是深度貧困的堡壘。2018年2月到了大涼山,總書記兌現了走遍全國所有深度貧困地區的承諾。
山一程、水一程,見證大國領袖的莊重承諾,印證共產黨人的為民初心。
“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生活,是我們黨百年來的執著追求,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代接著一代干”;
“我是人民的勤務員,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宗旨”;
“老百姓的事,要實實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答案就在一串串新春足跡里。
初心映照的,是為人民謀幸福的赤誠情懷。
進入臘月,壩上天寒地凍。河北張家口市張北縣德勝村的徐海成家里,卻暖和得很。
“又到年根了,想給總書記念叨念叨我家的新賬本,讓總書記嘗嘗我家的‘開口笑’。”說起見到總書記的情景,徐海成還很激動。
2017年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驅車一個多小時,來到張北縣,踏著皚皚白雪進入德勝村,走進困難群眾徐學海、徐海成等人的家中。總書記問徐海成,家里有多少畝地,種些什么,收成怎么樣?
徐海成實話實說:除去基本生活,家里沒有多少活錢了。
總書記一邊幫他算賬,一邊說,黨和政府一定會持續關心像他這樣的家庭,讓鄉親們過上越來越好的日子。
村里搞微型薯種植,徐海成積極報名,肯干肯學。“方方面面在幫扶,自己更要加油干。這不,小土豆變成‘金豆豆’,咱收入也達到了十幾萬元。”
設施農業、光伏產業、鄉村旅游……牢記囑托,一個個致富產業茁壯成長,德勝村的集體經濟收入超過200萬元。
一家一戶的小賬本,連著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大賬本。
“我們這一代人有這樣一個情結,一定要把我們的老百姓特別是我們的農民扶一把,社會主義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這條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萬眾一心,打贏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們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住房保障體系、教育體系,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日益提升,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用心用情,抓緊抓實。一個個山鄉巨變,夯實奮斗志氣。
初心映照的,是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的價值追求。
甘肅蘭州,城關區虛擬養老院調度指揮中心,67歲的張正綱老人打來電話。接線員簡單詢問后,馬上派單送藥。“一個電話就有人上門,還能按點吃上熱乎飯,方便,舒適。”張正綱說。虛擬養老院是城關區依托信息技術搭建起來的養老服務平臺,通過整合養老機構、家政服務等資源,精準對接養老需求,滿足了老人無需入住養老院,便可在家享受專業化養老服務的愿望。
2013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城關區虛擬養老院的線下加盟餐廳,端起熱騰騰的飯菜,走到72歲的楊林太面前,輕輕送上,請老人用餐。
一餐飯多少錢?飯量夠不夠?衛生不衛生?……總書記詳細了解虛擬養老院的運行情況。
“向總書記報告新進展,十年來我們全力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院長秦田田說,“老人在家通過熱線求助、視頻連線,能及時享受配餐、保潔、護理等服務。我們‘云’端陪伴了13.75萬名老人,約占全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64%。”
“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踐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中國方案”,推動解決老年人養老、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社會參與等方面的現實需求問題,努力滿足億萬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不只養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教育優先,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0年累計支出33.5萬億元,覆蓋從學前至研究生各個教育階段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更加完善;病有所醫,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三級網絡不斷健全,90%的家庭15分鐘內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點……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一項項務實舉措,提振百姓心氣。
初心映照的,是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不懈奮斗。
一條胡同,300多米長。2019年2月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北京市東城區草廠四條胡同,從北到南,一路走,一路看。
走進朱茂錦家,一家人正在包餃子。總書記加入其中,邊包邊聊家常。連包了4個茴香餡餃子,總書記笑著說:“我家里也愛包茴香餡的。多年來因工作關系我沒包過餃子了,你們看,越包越好。我們的生活也是這樣,越過越好!”
給老街坊們拜年時,總書記表示,中國共產黨的追求就是讓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
“請替我給總書記捎句話,生活真是越過越好。”朱茂錦說,“您瞧,做飯用的是電炊具,安全可靠,房間里有電暖氣片和空調,住得舒心,出門就是公園,沒事還能遛遛彎。”
使命宗旨,始終如一。
2012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宣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強調,“我們要始終與人民風雨同舟、與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請總書記放心,我們和鄉親們一起加油,一定能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江西井岡山茅坪鎮神山村黨支部書記彭展陽信心滿滿。2016年2月,總書記踏雪來到神山村,走進紅軍烈士后代左秀發家和貧困戶張成德家看望慰問,送去年貨。
“盼您再回趟梁家河,看看如今的好光景。”陜西延安延川縣梁家河村村民劉金蓮說。2015年2月,總書記回到梁家河,給大家拜年,祝鄉親們日子越過越紅火。今天的梁家河,種上了蘋果樹,發展起鄉村游,蘋果面積達981.2畝,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也由2014年的9600元增長到2022年的1.96萬元,村集體收入達到370余萬元,小山村走上致富路。
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的日子在后頭。
團結一心——
“讓全體中國人都過上更好的日子”
農歷新年快到了,烏蒙山深處,農家樂里升騰起煙火氣,鄉村游又旺了起來!
貴州畢節新仁苗族鄉化屋村山水如畫,不時有游客駐足拍照。1月10日,村文化廣場上,大伙兒圍著篝火跳起了迎客舞。“又接到十來桌訂單,明天可有得忙咯。”趙玉學說起自己的“甜蜜煩惱”。
趙玉學忘不了,2021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化屋村。在鄉親們的迎客歌聲中,總書記走到大家中間說:“實現小康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我們還要鞏固脫貧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按照既定的目標踏踏實實走下去,把產業發展好,把鄉村建設得更好,創造更加多彩多姿的生活。”
牢記囑托,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六沖河畔,化屋村旅游觀光步道正在加緊施工。今年3月完工后,將吸引更多人前來品嘗苗家美食、體驗民族文化。
鄉村游走上快車道,趙玉學有了新盤算。“新的一年,我們要把鄉村建得像苗繡一樣美,日子過得像黃粑一樣甜。”
畢節市發展改革委派駐化屋村第一書記常開林曬出一張全村收入清單:2021年人均純收入達1.93萬元,同比增長67.8%;2022年人均純收入將超過2.5萬元。2021年以來,化屋村共吸引152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
化屋村,一個縮影。神州大地,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鋪展。
團結奮斗,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但也很樸素,歸根結底就是讓全體中國人都過上更好的日子。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實現我們的目標”;
“共產黨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讓老百姓過好日子上。好了還要再好,不能止步”;
…………
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黨和人民一道奮斗出來的。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各地區各部門扎實行動,廣大干部群眾拼搏奮斗,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凝聚力量,共同書寫人民至上的新時代答卷,以實際行動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篇章。
時光見證前行。
隆冬里,穿著志愿者裘孝英送來的棉坎肩,天津市和平區朝陽里社區獨居老人張嘉慶身子暖了、心也暖了。在朝陽里社區,有這樣一道獨特風景線:社區志愿者在小區內外奔走,為老年人和殘障人士買藥、剪發、修家具……
朝陽里社區,是全國首個社區志愿者組織的發祥地。
2019年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走進黨群服務中心綜合辦事大廳,了解社區網格化管理、基層黨建、便民服務等情況。總書記指出,社區工作是具體的,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摸準居民群眾各種需求,及時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社區工作連著千家萬戶,是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朝陽里社區黨委書記苗苗說,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社區強化黨建引領,整合力量資源,專門制定了《精準化精細化為民服務工作制度》,為志愿服務搭建更多平臺、給予更多支持,促進社區志愿服務提質升級,不斷提升社區治理效能。
“這幾年家里通了電,冰箱、洗衣機都用上了。路修到家門口,干活出行更方便了。”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牧民鋼蘇格爾說,“現在咱牧區生活跟城里人沒啥兩樣。”
2014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牧民瑪吉格家中,在蒙古包中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拉起了家常。聽到老人反映當地有的牧戶在用電、通行上還有些困難,總書記要求當地黨委和政府作出規劃,努力加以解決。
9年來,錫林郭勒盟不僅把電力送進了草原群眾家里,還建成了世界首個交直流混聯、風火打捆特高壓系統工程。草原上也形成了“三縱四橫”的干線路網,一條條水泥路修到了蒙古包前。“未來我們要夯實生態家底,擦亮錫林郭勒草原綠色招牌,讓百姓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錫林郭勒盟行署副盟長楊立表示。
堅定信心,一起奔赴新的春天。
“年貨包裹紛至沓來,我們可要加把勁,把祝福送到每一家。”1月12日晚上8點,順豐北京前門石頭胡同營業站,快遞小哥劉闊還在忙個不停。
盡管忙碌,劉闊似乎有使不完的勁兒。2019年春節前夕,就在這個快遞站點,劉闊和同事們遇到了前來看望他們的習近平總書記。“總書記把我們比作‘勤勞的小蜜蜂’,特別形象,我們心頭暖暖的。”劉闊說,總書記的鼓勵,讓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社保網越織越密,公司為我們上了各種保險,心里踏實多了。你看我們的裝備,干起活來順手又高效,收入水漲船高,越來越有奔頭!”劉闊說,“現在,我就是北京的一分子,這里也是我的家。”
奮進中國,信心中國。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好日子都是奮斗出來的。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基礎的重要一年。有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有廣大干部群眾的團結一心,中國號巨輪定能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過于為人民幸福而奮斗。心中裝著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腳踏人間正道,我們信心十足、力量十足。”
“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
…………
春節臨近,年味愈發濃郁。在張北,徐學海又炸起了寓意“年年高”的年糕;在霍州,師紅兵一家蒸出了兔子模樣的新年饃;在江西神山村,左秀發和鄰居們一起打起了幸福的糍粑;在四川戰旗村,村民們早早包好了象征團圓美滿的湯圓。
“我們要一往無前、頑強拼搏,讓明天的中國更美好。”奮斗創造奇跡,力量源于團結。牢記囑托,向著更美好的明天,億萬人民攜手前行。
(本報記者馮華、李心萍、王浩、常欽、羅珊珊)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20日 0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